
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即将在粤港澳大湾区盛大开幕,广州国资国企,从场馆建设到城市焕新沪深策略,从交通出行、能源保供、酒店接待到科技文化赋能,全流程全方位保障赛事的顺利举办。
11月3日,广州市新闻办举办全运年·看广州系列发布会——广州赛区国企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,广州市国资委党委委员、副主任方海卉介绍,广州国资国企制定了13个专项保障方案,21家市属国企组建专业保障团队,4.1万人参与赛事服务、酒店接待、公共交通等保障工作,提供2700台保障车辆;5家市属国企成为签约赞助企业,并通过现金、实物赞助1亿多元。

以赛事保障促城市焕新
智慧场景焕新沪深策略
方海卉介绍,以全运为契机,市属国企完成赛事场馆、道路交通、珠江两岸等提品质项目约200项,实现城市功能和赛会体验的协同提升。市属国企承担天河体育中心、大学城体育中心、广州体育馆等17个全运场馆的升级改造,改造提升面积达28万平方米,目前场馆改造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已按时保质完成。广州城投集团精心打造珠江两岸34公里夜景灯光,点亮“两核、六片、十桥、多点”城市风景线,黄埔涌步行桥、广州塔滨水大台阶建成开放;广州交投集团完成道路品质提升47.5万平方米,标线翻新2.4万平方米,提升道路绿化7.7万平方米。
国企还深度融入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数字孪生等技术,为全运会注入智慧活力。广州交投集团全线推广“好易投”“碰一碰”等无感支付设备,上线分车道预警系统,通行能力提升49%。广州数科集团、城投集团加快智慧综合杆改造,集成AI摄像头、环境传感器、毫米波雷达、5G基站等10多种智能设备,实现“一杆多用”。广汽集团多款智能人形机器人将在赛事期间提供引导、安防服务。广州数科集团与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推出国内首款“文化AR数字人民币硬钱包”。

绿色全运沪深策略
打造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
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赛事筹备全链条,初步形成“赛时服务赛事、赛后惠及城市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。市属国企在场馆改造中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资源,广州发展集团在天河体育中心、大学城体育中心等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,新增光伏设施9500平方米,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54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05吨,推动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成为全国首个近零碳大型体育场。广州水投集团、环投集团、发展集团通过新能源设施建设、土壤修复和废弃物、污水再利用推动低碳发展,向十五运广州赛区捐赠5.8万吨碳排放特别配额和碳普惠自愿减排量。

全民全运促进湾区文商旅体深度融合
市属国企积极推动全运盛会惠及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。珠实集团“平赛结合”运营赛事场馆,赛事期间部分场馆持续开放;广州地铁集团利用地铁空间打造“匹克球运动中心”。广州公交集团与中旅集团联合举办“安安可可迎全运”嘉年华,吸引超34万人次现场打卡。广之旅打造“十五运系列”136条“体育+”主题线路,累计接收游客1.8万人次。广州城投集团承办“食在广州,品味全运”城市狂欢夜、广州塔国际登高赛、参与广州精品美食周,用“美食+体育”激发全民参与热情。
此外,市属国企还积极构建“水电气吃住行”全链条保障体系。如今年广州地铁开通10号线等4条(段)63.3公里地铁新线路,广州东环城际等3条城际线路的开通,让湾区城际成网运营,湾区城市间通行效率有效提升。市属国企高效落实白云机场三期配套基础设施建设,助力T3航站楼投入运营。
南方+记者 柳时强
沪深策略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